台灣數學教育的改進空間
對於數學,我認為台灣的教育有很多改進空間,以下是我的建議:
- 不要強調計算,基本算術會就好了。
- 不要強調複雜證明,那是專業數學家要去挑戰的問題。
- 要強調《從公理開始建構數學體系的那種思想》,讓學生清楚認知何謂《嚴格的證明》(這從布林代數開始教或許會比較容易,然後講幾何時,應該講清楚歐氏幾何的公理系統與證明的建構範例,但不需要全講)。
- 多教數學史,科學史,讓學生清楚西洋學術的來龍去脈。
- 要完整教授《數學的整體的架構》,像是《代數、幾何、分析》三大領域,還有《群、體、代數、空間、場》這些代數結構等等。
- 微積分不要強調 epsilon 的那種無限小訓練,而是教好《微分、積分、偏微分》的定義即可,然後給一些可微不可微的範例,甚至變態函數的不可微性,用反例替代無窮小訓練,但要講清楚柯西收斂極限觀念。
- 高中就應該教微積分,還有微分方程,甚至是傅立葉級數與轉換,講清楚觀念與基本解法,但不要教太多難的解法。(反正難的方程大部分都沒辦法解)
- 把牛頓因為了解釋克普勒行星定律而發明微積分的原因,還有那些行星定律的微分方程與證明給高中生看,但是不用要求學生證明。
- 線性代數不要一直算,而是著重向量空間的觀念,然後教 python 用寫程式來學矩陣算法。
然後,對於資訊工程系,剩下的數學就在用到的時候再教就好了,例如:
- 學習《人工智慧深度學習》時重新教《梯度》,並重新學習《鏈鎖規則》。
- 學習《語音、影像、訊號處理》時重新教《傅立葉轉換》。 為了怕未來會用到而先學,常常會學太多,只要基本理解有了,進階的就等用到在學就好了。 (這篇是看到 大河馬回應蘇文鈺的文章 後寫的…)